解读用户语言背后的深意

为了向 TechCrunch 同事亚历克斯·威廉(Alex Wilhelm)最近的文章 《解读创业者语言背后的深意》 致敬,我在此奉上姊妹篇:解读用户语言背后的深意。
在花了高于平均水平的时间使用数字服务后,现实世界的脉络开始类似于一面可以随心所欲来回拉扯的窗帘。站在最前沿,凝视着颠覆创新的血红无底深渊,语言的一般性规则失效了,一种达达主义的专横主张刷新了荒诞现实意义的说法。
本文是对数字生活通用语言同时进行神秘化和去神秘化的演练,以期概括成为一名用户那种习惯性的讽刺意味状态。
你可以享受其中,或者不要勉强。
用户 ——个体性被公司资产负债表上行项目所覆盖的人。
Uber——那些习惯性将付费客户当成用户对待的公司,它同样也是安·兰德(AynRand)的简写,以及在线跟踪狂的代名词。
更新 ——毫无意义的时间无底洞,或者是涅槃那种神话般状态的部分实现。
升级 ——不必要的开支,或者是涅槃那种神话般状态的部分实现。
自动美化(auto-enhance)——一种双重侮辱,暗讽一个人的数字形象不仅经过算法上的美化(因此在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好看),而且他们缺乏手动创建漂亮自拍照的后期处理技巧。例句:“我上一个 Tinder 约会对象肯定用了自动美化。”
在现实中(IRL)——在阈限、递减空间的短暂存在状态,有时候也被称为拉康实在(LacanReal)。
离线 ——任何能够产生禅宗般平静感觉的体验。例句:“我的瑜伽课太离线了。”
滤镜瘫痪(filter paralysis)——在试图挑选 Instagram 滤镜对最新自拍照进行美化时无力决断,从而导致无力发布最新的自拍照。(参见:不拍照)
不拍照(nofie)——当你的自拍照都不适于发布时,你把相机翻转过来,拍下你面前的景象。(参见:看拍照)
看拍照(lookie):一张你面前景象的照片,而不是你自己的脸。它跟“不拍照”的区别在于,你是否拥有发布一张自拍照的意图。
拍自照(sel.f.ie)——一张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自拍照。
丑拍照(ughhhlie)——一张无法被发布出来的自拍照,因为自动美化失败了。
病拍照(sickie)——当你感觉有恙时发布的自拍照,目的是为病假申请提供同行审议证据。在你拍摄一张病拍照的时候,病假当天你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也同时受到约束。Instagram 的某些滤镜特别适合增强病拍照的病态效果。
真拍照(truthie)——一张没有使用任何数字滤镜的自拍照,但模拟化妆(即搽脂抹粉)是可以被接受的。
Vine——当你没有更多自拍照好发布时所发布的一小段视频剪辑。
Tinder——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失望。例句:“新一季《纸牌屋》(House ofCards)是完完全全的 Tinder。”
Tinder婊 ——一个无法自己做决定的人。例句:“我们去了奇波雷烧烤店(Chipotle),但史蒂夫在菜单上真是一个 Tinder 婊,我们不得不为他点菜。”
谷歌 ——一个神烦的朋友,他(或她)总是出现在你的屋子里,提出很多烦人的问题,并在没有征得同意的情况下乱动你的东西。它也是在线跟踪狂的代名词。
点赞按钮 ——自我意识放大器,用来表达对某件事物的强烈正面感情。例句:“哦,天呐伙计!我要给那些东西点赞!”(参见:不赞按钮)
不赞按钮 ——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自我意识放大器,用来表达对某件事物的强烈负面感情,并同时传递一种等量和反向的讽刺情绪。例句:“对于你不赞我的不攒按钮 GIF 动画这件事,我非常不赞。”这里的混淆是有意为之。
Facebook——一个神烦的前朋友,他(或她)现在只是你的室友,但他(或她)仍然装作你们很亲密,并会在你外出时潜入你的房间,乱翻你的东西和重新摆放你的照片。它也是在线跟踪狂的代名词。
动态消息 ——那些太过无聊以至于你不希望再想起的谈话,通常被别人用于插话。例句:“有一天,我在战士论坛(Warrior Forum)阅读一篇好文章,是关于如何优化你的用法——动态消息来了!”
Twitter风暴 ——用亚里士多德式逻辑进行伪装的公开长篇大论。
播放列表 ——一团噪音的组合物,其单个组成部分毫无韵律可言,完全没有理由放在一起。
公开播放列表 ——一团噪音的组合物,其单个组成部分被挑选来传达一种增强文化敏感性的印象。它很少被播放。
Klout得分 ——某个你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,但你总是忘记去查询,因为你压根不在乎。
可穿戴设备 ——某种无法穿戴的东西,它也可以指完全没有用的东西。例句:“这款应用就像可穿戴设备一样没用。”
钓鱼者(troll)——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讨厌家伙。它也可以指那些在 Twitter 上非常活跃的右翼经济学家,你不应该进行“投喂”(指回应)。
眼球 ——广告的生物性接受器。
移动设备 ——广告的非生物性接受器。它也带有一种不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标签,不过比可穿戴产品更可穿戴。(参见:可穿戴设备)
分享 ——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,但从事时没希望也不指望获得报酬。它也被称为慈善捐赠。有时候也以这样一种插画形式呈现,即一个人被困在一个巨石和一个陡坡之间。
数据 ——你帮助生产但可能属于别人的东西。
个人数据 ——绝对属于你但也可能属于别人的东西。
数据泄漏 ——不确定是否属于你但现在肯定属于别人的东西,而且别人还可能把它送给其他人。
云 ——一个不安全的储物柜,它也是全方位监控的一个代名词。
非接触式 ——一种数字传输方式,它需要一对相互兼容的硬件,并且相互接触着彼此。通常伴随着一个警告,即过度使用这项技术可能导致皮疹。它也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表演艺术。
社会化网络 ——发生在网络上的反社会行为,通常以吵闹的自我宣传形式进行表达。社会化网络行为可能包括自卖自夸,发布#谦虚自吹性质内容,以及反复要求自己的关注着购买自己的最新电子书。
垃圾信息 ——加工肉类,通常用锡纸包装。
贴纸 ——完全由象形文字组成的一种新兴语言。用以解开贴纸语义之谜的罗塞塔石碑还没有被找到,但我们希望 Line 在自家平台上添加“LineKeyStone”,以在未来开拓一项利润丰厚的翻译服务收入流。
流媒体 ——带宽有限带来的绝望感觉。
缓冲 ——一种末日降临和自己被晾一边的感觉。它也可以指摄入太多的咖啡因。例句:“不要跟我说话,我今天早上缓冲了太多的咖啡。”
SoMoLo(社会化移动化本地化)——懒人的说话方式。
Spotify——一个闯进你房子并砸坏你东西的前任情人。
Twitter——代指不确定用途的人工制品。
维基百科募捐 ——一种不受欢迎但并非出人意料的事件。例句:“玛丽莎的告别酒会堪比维基百科募捐。”
隐私政策 ——一部你还没有通读的优秀讽刺作品,但你知道自己真的应该读完。
点击诱饵(clickbait)——一种非常兴奋但知道失望就在后面的感觉,这是矛盾修辞。
众筹项目 ——由一个白痴讲诉的故事,里面满是喧哗和躁动,意义全无。
匿名 ——转瞬即逝的幸福愉快感。它也是“有点垃圾”的代名词。
蓝牙 ——代指耗电非常快的东西。例句:“Taptalk 把我的设备蓝牙光了。”
物联网 ——充满爱、欢笑和仙乐的神秘地方。它也是“圆形监狱”(The Panopticon)的代名词。
联网冰箱 ——没人想要或需要的设备。例句:“这部新 Windows Phone 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联网冰箱。”
Jelly(果冻)——缺乏活力的东西。
Secret(秘密)——食粪者污言秽语的下水道。
斯考伯(Scoble)——过度消费某种东西的行为。例句:“帮帮我,这些精力汤(soylent)让我斯考伯个没完。”
尝鲜者 ——一个疯子,或者是一个未来主义者。
翻译:王灿均(@何无鱼)